2000年LED刚进入汽车照明应用之时,设计师呈现出来的主要是“点状”设计。

到了 2010 年,设计师希望将LED隐藏在盖板后,呈现均匀发光的效果。这一特点持续了大约10年。

汽车制造商、一级供应商、光源制造商以及仿真和测量供应商均围绕均匀性展开研究,包括亮度图、视角、亮度规格和摄像头,以获得只有红色区域的最佳均匀效果。

2010年,当我们提到像素,只是用于照明和ADB.

2020年,出现了像素设计灯具。 首先是概念车,随后实现量产。

中国主机厂率先开发了“ISD”(意为“交互式显示”或“智能信号显示”),用于与其他道路使用者的交互,并增加趣味性。

如今的关注点不再是马力、最大的流明输出,而是“点间距如何?”和“白天可以看到的亮度如何”?
从 2023 各个照明活动可以看到,已出现间距从 12 毫米到 1 毫米的不同解决方案。

那么,下一步会怎样发展?我们需要小于 4mm 的间距吗?我们需要Mini LED,Micro LED,OLED或TFT显示屏吗?像素化是新趋势吗?

这些问题将在慕尼黑研讨会设计师圆桌讨论进行探讨:“前端和后端将变身为显示器吗?” 与全球知名的外饰和照明设计师讨论这一趋势并了解背后的原因。 值得期待。